close

新聞中的科學》梅雨Q&A    95-06-14    記者(李名揚)

梅雨 為何跟春來? 台灣春夏之際因北方高壓冷氣團和亞洲西南季風威力相當,造就滯留的梅雨鋒面,但秋冬相交之際為何不會出現同樣情形?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吳德榮指出,秋天時天氣變冷,北方的大陸冷氣團開始
展,但冷空氣累積需要時間,一旦氣團向外潰散,再累積又要一段時間;所以秋天時冷氣團會一波一波南下,但這些鋒面會快速南移,不會形成滯留鋒。

梅雨 東亞地區獨有梅雨是東亞地區獨有的,因為東亞為顯著季風區,冬季時季風由內陸吹向南方,夏季時季風由熱帶吹向北方,空氣冬乾夏濕,尤其春夏交替時,氣溫漸漸變暖,形成西南氣流的「大陸板塊加熱效應」會持續加熱,所以能和北方冷高壓抗衡,造成梅雨鋒面滯留。

台灣梅雨期最主要的特徵:連續性降雨,並夾帶雷陣雨;降雨量僅次於颱風時期;持續性降雨機率是全年最大值。

雨量 全年15~40% 最近氣象局連發十幾天豪大雨特報,許多地方都鬧水災,讓人非常痛恨梅雨;但沒有梅雨又不行,梅雨若下得不夠多,夏天就會鬧旱災。

梅雨是台灣地區第二大雨水來源。統計台灣各地區過去25年雨量分布,可發現梅雨季節2個月的雨量,大都占全年雨量的15%到40%之間;春雨較多的北部地區,梅雨平均占全年總雨量20%以上,幾乎全靠颱風和梅雨的中南部地區更占30%以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quatower 的頭像
    aquatower

    2006隨手札記

    aquatow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