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每個就業服務中心總是會有那麼幾個熟面孔,這些人不願低就,又找不到理想的好工作。久而久之,就成了求職邊緣人。」

從重大公共工程中被資遣的中階幹部「小陳」就是基層就業服務站人員眼中的求職邊緣人。他從五、六萬元的薪水退下來,失業三年多找不到理想工作。除了靠臨時工作津貼或失業給付過日子外,最常做的事就是遊走就業服務機構或參加就業博覽會,就服中心每幾天就有機會看到他一次。

高雄區就服中心傅課長說,像「小陳」這樣的邊緣人,每個就服中心都會有一些。他們的特徵是中高齡、男性居多,專科以上學歷,看起來頹喪、慵懶,求職不積極。

「說起來很無奈。但實際情況是,這樣的人無法面對環境已經改變的現實,仍堅持要找像樣的工作。」傅課長說,「體力工的職缺其實很多,只要肯花勞力,做粗工也能掙得兩、三萬元。」「小陳」第一次被介紹去公部門從事臨時工作,領取一萬多元生活津貼,結果公部門反映,「他很瞧不起臨時工作」,每天草草打卡,對工作不屑一顧。就服中心看到他也很傷腦筋,因為不知道要去哪裏找一個月四、五萬元的工作給他。

這類長期失業又喪失自信的人看起來沒什麼,但久而久之,很容易變成街頭遊民。北市就服中心主任郭吉一就說,北市許多遊民剛開始其實是「失業人口」,短期內沒找到工作,變成家中的「依賴人口」。在自信心不斷受打擊的情況下,失業者逐漸「怯志」、「喪志」,最後走出家庭,不敢回家,成為「街友」。日子久了,有人乾脆不回家,成為「平安站的常客」,到了這個階段,要把他們帶回社會崗位更難。

求職邊緣人增多,第一線的就業服務機構近來也因失業率成長而人滿為患。以基隆區及台南區就業服務中心為例,今年初以來的求職人口比去年多出好幾倍,求職人潮往來不絕。高雄市鳳山站二十來坪的辦公室,更是天天擠滿上百位求職者,急得鳳山站不斷向上反映,希望能儘早汰換狹小辦公室,以利就業媒合。

雖然各地就服機構近來都為了五月一日的全省同步就業媒合工作而忙碌不已,但「就業希望工程」到底能帶來多少希望?不僅失業者沒信心,就服人員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以失業率數一數二的基隆市為例,市內公部門的工作機會佔一半以上。但這些職務有些是外來人口空降擔任,一般人也不容易進入。剩下的都是與港口貨運業相關行業,如報關行、服務業,工作機會少,基隆子弟只好往台北的服務業鑽。結果景氣不佳,基隆的貨櫃及相關行業接二連三倒閉或歇業,不僅出現大批的中高齡失業者,還有許多從台北失業回流的年輕人。

基隆區就服中心謝課長說,像這種隨產業結構轉變造成的失業現象,幾乎是各縣市共同面臨的問題,依照學理,的確是要靠內需型的短期臨時工作來吸納這一波的失業人口,就業希望工程在精神上是對症下藥了。但預算只編了九個月,等工作期滿後這批人又要何去何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quatow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